/* */
当前位置:首页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古渔雁”民间故事

“古渔雁”民间故事

时间:2016/8/12 9:39:35来源: 级别:国家 作者:张明
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player.

    古往今来,辽河口海域的二界沟镇一直是特殊的打鱼人群体——“古渔雁”的落脚聚集之地。持这一生计的打鱼人,没有远海捕捞的实力,只能像候鸟一样,顺着沿海的水陆边缘迁徙,故辽河口民间称其为“古渔雁”。

    二界沟的古渔雁主要是从华北的冀中、冀东地区通过旱陆和水陆迁徙到此地的打鱼人,他们是古渔雁民间文学的创作者与传承者。由于生计的特殊性,“古渔雁”民间文学和一般海岛渔村的民间文学有着很大的不同,在内容上带有鲜明的“渔雁”生计特点和原始文化遗韵,对该群体的历史生活习俗与传统、信仰等有全方位地反映。在形式方面,古渔雁民间文学篇幅短小,情节简单,内容原始,较少发展和变化。

    “古渔雁”民间故事在“古渔雁”群体中具有较突出的使用功能。在渔事活动中,每逢打鱼人在海上作业,如进行打桩子、打墙网桩、下网、抬货、踩打桩板、渔船下水等劳作时,都有短小、质朴的口头文学伴随其中,以激发人们的干劲和劳动兴趣。    

    二界沟的古渔雁民间文学蕴藏丰厚。近十多年来,当地文化部门曾挖掘、采录有近千则解释古船网由来和反映原始渔捞生活的神话、故事和传说,并搜集渔歌一千余首。古渔雁的后代、渔民出身的文化人刘则亭能讲述数百则有关古渔雁的故事和传说,是古渔雁民间文化的重要传承人。目前二界沟在世的老“渔雁”均年世已高,此中尚能进行民间文学传承的人极为有限,当地的“古渔雁”的后裔们对“古渔雁”民间文学所知也甚少。随着这一生计的断行,“古渔雁”民间文学面临着承继乏人,行将消亡的濒危境地,若不尽快采取保护,这一古老的人类文化类型,将失去所有的可记述线索。

    由于生计的特殊性,古渔雁群体在我国历代社会都处于边缘状态,文献对其极少记载。古渔雁民间文学以口述史的方式记述和反映了这一古老的生计方式,具有重要的历史、文化和科学价值。近年来,这一生计方式在我国沿海及世界各海口区域多已中断,老一辈的古渔雁也相继离世,古渔雁民间文学濒临消亡。基于此,辽河入海口二界沟尚存的古渔雁民间文学更显珍贵,急需进行保护。

    2006年5月20日,被列入第一批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